• 04-18 2024

    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缅怀恩师赵民、向刘骏

    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强调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弘扬教师群体中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身上所展现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并且正式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家精神。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古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生成提供源流,集中体现于孔子开创的儒教道德伦理中。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生成于民族危亡时刻的教育救国实践之中,是中国传统教育伦理与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碰撞与交融。今天,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尤其需要大力弘扬时代要求的教育家精神。 我们在仰望大师级人物的同时,应当看到在我们身边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教师,或许,他们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大师级的教育家有所不同,并非著作等身、赞誉环绕,但是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一辈子坚守三尺讲台。他们无愧为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同样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 04-07 2024

    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103岁了!

    “世界无难事,唯在毅力与责任耳。”——陈嘉庚清明时节,厦门人总会感念一位先贤——陈嘉庚先生。今天,他曾倾尽一生的厦大,迎来103周年校庆。嘉庚之梦1919年8月7日,筹办中的厦门大学,出现在《申报》上。这一天,《申报》一口气发布了《南方将有私立大学》《厦门将设大学》两条新闻,以充满赞誉、期望的语气,报道了陈嘉庚筹办厦大一事: “使南方有中国自办之最高学府。孜孜兴学,以为国家百年树人之计,诚教育界之明星。...

  • 12-28 2023

    厦门大学档案馆参加“档案工作助力厦门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交流

    12月22日,由福建省档案学会、厦门市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工作助力厦门高质量发展档案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档案馆召开,福建省档案学会、厦门市科协、厦门市档案馆、档案学会的领导和来自全市各区、高校档案馆、档案服务公司的60余名档案工作者参会。会上集体学习了全国、全省和厦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厦门市档案年会2017-2023年获奖论文作者进行了现场表彰。近年来,厦门大学档案馆积极响应档案学会号召,组织撰...

  • 12-26 2023

    缅怀伟人|厦大校史馆里毛主席照片背后的故事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厦大校史馆中展出一张毛泽东同志与陈嘉庚先生的珍贵合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缅怀伟人走进照片背后的故事抗战期间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对侨务十分重视1938年3月毛泽东为爱国华侨题词号召“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而早在1937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便在新加坡积极倡议领导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

  • 10-21 2023

    校园茶座 | 陈嘉庚的六次生日前后

    前言2023年10月21日,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49周年。他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赤诚报国、倾资办学,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循着历史的时间线,了解嘉庚先生六次生日前后的故事,再次领略这位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伟大侨领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独特人格魅力。陈嘉庚的六次生日前后2000级历史系校友、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院学者  董立功1874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

  • 08-06 2023

    潘世墨:大南新村的故事(下)

    今日大南新村3号楼杨明志详细地向我讲述他家的祖屋 —— 大南路3号的历史。大南1号、3号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之初,为杨明志的祖父杨孝西先生所建。上世纪90年代,校园重新规划1号楼被拆除了。100多年来,3号楼始终是杨家的寓所,杨家从来没有离开祖屋。因此,3号楼成为大南新村的缩影,杨明志家庭三代人是大南新村历史的见证人。3号楼占地面积约一亩,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造价五百圆大洋。楼房附属一座平房(土地使用面积79平...

  • 06-10 202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鼓浪屿上的厦大记忆

    今天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06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将其调整设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你知道福建现有几处世界遗产吗?(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福建现有“武夷山”“福建土楼”“中国丹霞(泰宁)”“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五项世界遗产;另有海上丝绸之路、三坊七巷、闽浙木拱廊桥、闽南红砖建筑、万里茶道等五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

  • 04-19 2023

    纸上百年|历史上躬行调查实践的厦大师生

    纸上百年|历史上躬行调查实践的厦大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厦门大学素有重视调查研究的治学传统,百年来进步的厦大师生躬行实践,以实地调查研究的方式不懈探索着民族救亡、改造社会的艰难道路。重视调查研究的治学之风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也是厦...

  • 08-05 2023

    潘世墨:大南新村的故事(中)

    1937年大南新村全景图位于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的大南新村别墅群有10栋,建于1920年代初至1930年代中期,由华侨兴业公司兴建,与厦大的“祖厝”群贤楼群同时期,其中3号楼于1922年落成,是大南新村最早建成的别墅。抗战前,根据华侨兴业公司规划,大南新村由1号楼至7号楼的7栋独立的别墅组成,以后又增加3栋。大南1号、4号、6号外面是60年代建设两座教工之家 —— 工会俱乐部,后拆除改建建文楼。大南3号、5号、7号与国光楼之间是大...

  • 03-01 2023

    师者说师|熊德基老师的厦大情谊

    作者陈孔立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长期从事台湾历史、台湾政治及两岸关系、两岸文化研究,被誉为台湾研究领域的"南派泰斗"。熊德基老师在厦大任教只有五年时间(1946-1951),但他对厦大却有着深厚的情谊。熊老师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等职。1946年来校担任历史系副教授,解放前曾经担任厦大党支部书记,中共闽西南厦门临时市委书记。他多次和王亚南、郭大力、林惠祥、罗志甫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