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4 2025

    墨韵珍赏|张大千《敦煌供养人》(荣宝斋木板水印)

    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号大千,四川内江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全能大师”,创作特点是“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

  • 05-13 2025

    墨韵珍赏|姚景瀛《兰花图》

    姚景瀛(1867-1961),字虞琴,又作渔吟,号东湖渔隐,浙江余杭人。近现代书画家、鉴赏家。以擅画兰花而闻名,寥寥数笔便可将兰花的清秀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 05-08 2025

    墨韵珍赏|黄山寿《没骨牡丹图》

    黄山寿 《没骨牡丹图》清代绢本.黄山寿(1855-1919),原名曜,字旭初,江苏武进人。海上画派重要成员。擅人物、山水、花卉、走兽。作品洁净含蓄,艳而不俗,丽而不挑,有独特的清新亮眼气息。此作运用没骨画法,描绘了一株盛放的牡丹及一只栖于枝头的白头翁鸟。作品设色艳丽而不失雅致。画家用色彩直接点染出牡丹花瓣的形状,既有鲜艳的红色,...

  • 05-06 2025

    墨韵珍赏|朱彝《秋菊双鸟图》

    朱彝 《秋菊双鸟图》清代纸本设色。此作描绘了一丛生机繁茂的菊花与一双活灵活现的白头翁,构图充实,留白得当。

  • 04-28 2025

    墨韵珍赏|徐悲鸿《雄鸡图》

    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宗旨,每年欣逢“5·18国际博物馆日”,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专题活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我们将隆重推出“珍墨韵长——厦门大学馆藏书画展”。百年弦歌,丹青为证。厦门大学书画收藏肇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经数十载积淀,渐成题材广泛、笔精墨妙的文化典藏。此次展览将从馆藏中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书画珍品进行展示。展品既含草木灵韵,亦藏文人风骨,更显家国情怀,...

  • 03-11 2025

    展览小课堂|纸币:若要问我从哪里来?

    在世界货币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发明的纸币如熠熠生辉的启明星,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纸币是如何出现的呢?是横空出世,还是某个“天选之子”灵光乍现的产物?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古代中国那漫长又有趣的纸币发展之路。纸币的滥觞皮币汉·白鹿皮币 来源:网络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皮币闪亮登场。那时的汉武帝绞尽...

  • 01-17 2025

    策展人说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据现有考古资料认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北宋时发明的交子。交子至今没有实物现世,只在《宋朝事实》中对其形制有过简略描述:“用同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上个世纪30年代,一块北宋时期的纸币铜版现世,它的拓印图至今被人们当做“交子”的图案引用。纸币的最上部画有10枚铜钱,下部是一幅粮仓运粮的白描图,中间印有一段文字:“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

  • 01-08 2025

    展览小课堂 | 古代的金融危机是什么样的?

    金融危机并不是现代货币经济的产物,早在我国古代就爆发过多次金融危机。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金融危机——北宋钱荒。钱荒,是指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货币数量无法满足正常贸易需求,从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钱荒会导致“钱贵物轻”的现象出现,严重时会影响社会正常经济运行,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衰退。两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巅峰,明明是最繁华富庶的时代,“钱荒”又是如何发生的呢?01...

  • 01-03 2025

    策展人说 | 御书钱巅峰之“大观通宝”

    中国几千年的文字发展史和书法演变史可以在历代货币上得到部分呈现。历代古钱币藏家们主要通过研究钱文书法来品评古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古代的钱文,在秦以前以大篆为主,如齐大刀的“即墨之法化”。秦时李斯改字体为小篆,如秦“半两”和汉“五铢”上的钱文都属于小篆。春秋·齐·节墨之法化秦·半两

  • 12-26 2024

    展览小课堂 | 称量货币VS数量货币

    我们可以将世界货币史简单地分为两个时期:称量货币时期和数量货币时期。称量货币称量货币,即重量货币,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为主要币材,依靠币材的价值发挥货币职能,按照克重来换算价值进行交换流通。秦汉时的金饼,明清时的银锭等都属于称量货币。因贵金属货币可被溶解后重新铸造的特性,在实际流通过程中会出现贵金属中掺杂其他杂质,以及钱文重量与实际重量不相符等问题。因此,称量货币在流通时须通过成色鉴定和称衡重...

首页上页12345...14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