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2 2024

    鼎做海底捞,盘盛仙豆糕,文物里隐藏的N种冬日快乐秘诀!

  • 12-27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丁香紫·日照香炉生紫烟

    文博管理中心 厦大档案馆 厦大文博管理中心 2023-12-27 11:00 发表于福建文稿:孙   雯海报:徐若然排版:陈   奥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

  • 11-22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棠梨褐·棠梨叶落胭脂色

    从“人面桃花” 到“青梅煮酒”,从“新染鹅黄”到“绿水如蓝”,日月轮转,春去秋来,大自然浸染了四季的清风雨露,滋养出独属于赭褐的天地万物。宋朝时,人们崇尚淡雅与质朴,宁静柔美的褐色便成为了宋式美学的代表。《诗·唐风·杕(dì)杜》有云:“有杕之杜,其叶菁菁。”描写的便是这种名为杜梨或棠梨的野梨树。成熟的棠梨如稚童拳头般大小,土褐中泛着赤红,清甜中略带酸涩,挤挤挨挨缀满枝头,林中百鸟也为其驻足。宋元之...

  • 11-10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火泥棕·绿沼红泥物象幽

    跃一步去山川,看陶瓦泛出岁月的白霜,转过角来湖海,观丹桂蕴起蕊中的蕉黄,古老的颜色就这样在秋风里藏匿,于万物中“生长”,伴随着千年古韵,不断闪耀于件件文物之中!“多巴胺”的夏日渐行渐远,“美拉德”的秋意氤氲漫延。美拉德色系,源自美拉德反应,是指食物在受热变熟的过程中产生的色彩变化,它以棕色为底,延伸出咖啡色、陶土色、焦糖色等一系列容易让人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的色彩,给人以温暖、浪漫的感受。棕色有着...

  • 10-01 2023

    国庆 | 盛世华诞 · 锦绣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 09-29 2023

    中秋 | 家国共欢庆,人月两团圆

    佳节共团圆Mid-autumn Festival

  • 09-21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景泰蓝 · 山色回看净若蓝

    景泰蓝,本是指色如宝石蓝的珐琅釉色,后被用来指代“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品。这是一种将陶瓷与金属铜相结合的特种金属工艺技术,在明朝景泰年间臻至巅峰,它不但是“燕京八绝”之一,更是我国的国粹。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明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高8.8厘米,口径19.8厘米,是林惠祥先生于1956年10月在北京购入的。此碗直口,平底,弧腹微斜,通体以紫铜为胎,内外皆用细扁铜丝铆焊出繁复华丽的图案和花纹,在花纹内...

  • 08-17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孔雀蓝 · 烟波尽处水如蓝

    在中国传统色中,蓝色是自然界中最广阔的存在,它来自浩渺的天、深邃的海,如碧落与星朗,蕴含着人类自远古时起对自由的向往。有一种蓝,它绚烂如孔雀开屏,深邃似盛夏海洋,神秘而不失高雅,沉静却散发魅力,它就是孔雀蓝。孔雀蓝最初是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经低温烧制后呈现出瑰丽的亮蓝色泽。唐宋之际,随着丝路上的贸易往来,孔雀蓝釉被带入中原,有了“法蓝”“翠蓝”等名称。

  • 08-10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柠檬黄 · 新染鹅黄色未乾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隋唐以降,因“黄”与“皇”同音,黄色逐渐成为帝王的御用色,黄釉瓷也成为皇室的御用瓷。明清两朝,黄釉成为皇家严控的釉色,只供宫廷使用。清代中期以后,国力日衰,紫禁城对黄釉的管控日趋放松,自此,黄釉瓷逐渐走向民间。++++根据呈色剂的不同和烧造温度的高低,黄釉可分成三大类:一类是低温铅黄釉,呈黄褐色或深黄色,最早见于汉唐陶器上,以唐...

  • 07-14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杏黄 · 客舍雨余梅杏黄

    它孕育万千生命,是广袤大地的本色;它哺育华夏儿女,是浩荡母亲河的底色;它是我们中华儿女血脉里流淌的颜色;它,就是中国黄。《淮南子·天文训》有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在中国传统色中,黄色是承载生命和滋养大地的颜色,在五行中代表厚土,居于最尊贵的中央之位,是生命本源之色。中国黄,在华夏文明中既是尊严与权力的象征,更是一种流淌在血脉里的文明和信仰。有一种黄,它温柔明媚,娇嫩欲滴,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