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8 2024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瑾瑜黑·凤舞鸾翔墨色鲜

    天玄地黄,宇宙洪荒,“玄”即是黑,古人认为玄黑是万物的本源,是至高的存在。在华夏大地上,黑色是比红色和黄色更早盛行的颜色,夏朝以黑为美,秦朝以黑为尊,道家也用黑白二色的太极图来表示宇宙万物,阴阳两仪。因万色皆可与黑相融,因而成就了中国传统色中诸如“绿云”、“鸦青”、“瑾瑜”等五彩斑斓的黑。陶渊明有诗云:“白玉凝素叶,瑾瑜发奇光。” “瑾瑜”原是指美玉,是青金石的雅称。青金石自阿富汗传入中国后,就...

  • 02-10 2024

    祥龙昂首 · 万象启新

  • 02-01 2024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象牙白·万古色专天下白

    在万千中国传统色中,白色,是最素雅的颜色,也是最丰盈的颜色,是千色的起点,亦是万彩的终点。它可以是早春程师孟夜访梅林边的“三江夜色沧浪白”,也可以是盛夏李贺醉卧江楼前的“南湖一顷菱花白”,还可以是深秋白居易浔阳江头忽闻琵琶时的“唯见江心秋月白”。万物成诗,中国白,笼罩着古代文人的轻愁别绪,是漫漫历史长河里一抹五光十色的浪漫。象牙白,素白中带一点暖黄,在满溢空灵之气的瓷白里添上几缕凝脂般的温柔,...

  • 01-26 2024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茄皮紫·塞上燕脂凝夜紫

    自战国时起,紫色的服饰与用具就是皇权贵胄的象征,《韩非子》中便有“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的记述。在陶器上,人们对紫釉的应用最早可见于唐三彩陶,在瓷器中则始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北宋钧瓷。钧窑窑变出的紫釉多为玫瑰紫和葡萄紫,绮丽烂漫,宛如浩瀚星宇,梦幻而神秘。而在所有紫色系釉器中,以最为纯粹且深邃的茄皮紫釉为尊。真正的茄皮紫釉直至明代弘治年间才被烧制出来。茄皮紫釉自从现世以来便是皇家专供,主要...

  • 01-02 2024

    鼎做海底捞,盘盛仙豆糕,文物里隐藏的N种冬日快乐秘诀!

  • 12-27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丁香紫·日照香炉生紫烟

    文博管理中心 厦大档案馆 厦大文博管理中心 2023-12-27 11:00 发表于福建文稿:孙   雯海报:徐若然排版:陈   奥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

  • 11-22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棠梨褐·棠梨叶落胭脂色

    从“人面桃花” 到“青梅煮酒”,从“新染鹅黄”到“绿水如蓝”,日月轮转,春去秋来,大自然浸染了四季的清风雨露,滋养出独属于赭褐的天地万物。宋朝时,人们崇尚淡雅与质朴,宁静柔美的褐色便成为了宋式美学的代表。《诗·唐风·杕(dì)杜》有云:“有杕之杜,其叶菁菁。”描写的便是这种名为杜梨或棠梨的野梨树。成熟的棠梨如稚童拳头般大小,土褐中泛着赤红,清甜中略带酸涩,挤挤挨挨缀满枝头,林中百鸟也为其驻足。宋元之...

  • 11-10 2023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火泥棕·绿沼红泥物象幽

    跃一步去山川,看陶瓦泛出岁月的白霜,转过角来湖海,观丹桂蕴起蕊中的蕉黄,古老的颜色就这样在秋风里藏匿,于万物中“生长”,伴随着千年古韵,不断闪耀于件件文物之中!“多巴胺”的夏日渐行渐远,“美拉德”的秋意氤氲漫延。美拉德色系,源自美拉德反应,是指食物在受热变熟的过程中产生的色彩变化,它以棕色为底,延伸出咖啡色、陶土色、焦糖色等一系列容易让人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的色彩,给人以温暖、浪漫的感受。棕色有着...

  • 10-01 2023

    国庆 | 盛世华诞 · 锦绣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 09-29 2023

    中秋 | 家国共欢庆,人月两团圆

    佳节共团圆Mid-autumn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