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你是否记得十五年前自己的梦想? 是否想再看看十五年前自己曾许下了怎样的承诺? 是否有勇气证实“虽然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为全面、生动地记录我校百年足迹,丰富学校校史文化记忆,学校于2018年11月启动了百年校庆史料征集工作,得到了校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近期,档案馆为做好百年校庆的有关项目工作,着力重点收集馆藏较欠缺的20世纪70、80年代反映校园学习、生活等史料实物,得到各级校友特别是77、78级校友们的踊跃响应。郑星校友的祖父郑贞文先生,福建长乐县人,化学家、编译家、...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为全面、生动地记录我校百年足迹,丰富学校校史文化记忆,学校于2018年11月启动了百年校庆史料实物征集工作,得到了校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近期,为做好百年校庆的有关项目工作,档案馆着力重点收集20世纪70、80年代反映校园学习、生活等史料实物,得到各级校友特别是77、78级校友们的踊跃响应。吴立平校友率先捐赠了1977年福建省语文、数学、史地、政治4科高考试卷...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位于西北、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的甘肃,拥有着灿烂的丝路文化、五彩多姿的民俗风情、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最新科技,完美融合了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厦门大学坐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镇城市厦门,1921年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素有“南方之强”的美誉,培育了诸多优秀人才。鸣沙山、月牙泉,编织甘肃的神秘面纱,五老峰、芙蓉湖,相映厦大的美丽画卷,虽远隔山海,...
宁德,俗称“闽东”,古老神奇,集山海大观,素有“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那一山金、那一海银、那一山歌、那一海谣,“诉说着山的古老,传送着海的新潮”。闽东与厦门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唐朝中晚期开闽第一进士长溪县(今宁德福安)薛令之的裔孙薛沙迁居厦门薛岭之南,与隐居之北的陈黯,并为开厦之最早先民,有“南陈北薛”之说。闽南东海之滨、鹭岛山海胜处、百年学府厦门大学,奋力前行在成为世界一...
上海,这座太平洋西海岸的明珠,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与厦门大学所在的厦门,同属“五口通商”的口岸,对外开放的门户,均以港立市,因商而兴。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上海与厦门大学具有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厦门大学孕育之所、梦想起航之地,也是众多厦大学子心怀天下、回报社会的大舞台。在上海海纳百川而成其大,追求卓越而立其伟的进程中,厦大学子倾情奉献,恰如被誉为“校花”的一束束凤凰花,浓烈火红怒放于浦江两岸。启...
陈嘉庚目光深邃,注视着前方。近处,是昔日郑成功练兵的演武场;远处,是连接台湾海峡通向太平洋的万顷碧波。这座伫立在厦门大学群贤楼前的厦大校主雕像,有着非同一般的意涵——雕像底部的石基上,嵌着一块长方形碑石,上面镌刻着“中华民国十年五月九日,厦门大学校舍开工,陈嘉庚奠基题”。这里,就是厦门大学百年历史的起点。1921年5月9日,这所中国最靠近大海的私立大学在此破土动工。一所大学和一座城市的百年,从此开始...
刺桐花开泉州,凤凰花红南强。刺桐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凤凰花寓意奔放热烈、活力四射。泉州和厦大的百年情缘,如刺桐,如凤凰,绚丽多姿,情浓似火,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共同构成了泉州和厦大的难忘记忆。01捐资兴学 泉州赤子的家国情怀泉州人有浓厚的爱国爱乡情结,当他们在外奋力打拼,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经常会选择回报祖国和家乡。一个“捐”字,体现了泉州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感恩·责任·奉献”是厦门大学...
闽北武夷山下的南平被誉为“闽邦邹鲁”,是千年理学文脉之地。闽南东海之滨的厦大被誉为“南方之强”,是百年著名高等学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厦大和南平跨越山海,“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相知相惜,同呼吸,共命运,结下深厚情谊,写下传奇佳话。文武之情:厦大演武场背后的故事厦大校址选址演武场,被黄炎培等赞誉为 “背山临海绝胜处,气魄雄伟,不可一世”,被鲁迅称赞为“背山面海,风景佳绝。”其实,这绝胜...
盛夏时节太平洋的风经过台湾穿过海峡吹到厦大宝岛台湾,远古时期曾与大陆相连,后由于海面上升、地质变化,相连的陆地部分被淹没,遂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虽隔海但不遥远,台湾海峡最狭处仅130公里、最深处不过80米。纵然历史上台湾与大陆分分合合,但以人为桥梁的交往从未停歇。“校址当以厦门为最宜,而厦门地方尤以演武场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景秀美,地场广大。” 1921年,在民族危难之间,怀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