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援“五二〇”运动
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国统区经济崩溃,师生生活极度困难。1947年5月20日,沪宁苏杭四地学生6000多人在南京举行“抢救教育危机”大游行,呼吁“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暴力镇压,造成“五二〇血案”。
5月25日,东膳厅门口出现声援“五二〇”运动签名单,同学们积极响应,签名者很快超过了半数(按照自治会章程,临时召集大会须有全校半数以上同学签名),学生自治会理事会被迫同意召开学生大会。为了捣乱,三青团骨干分子捏造了一份《厦大各党派名单》,偷偷张贴在东膳厅门口,厦大地下党领导同学进行有力抗争,要求训导处派人撕毁《名单》。
28日晚,全体学生大会如期举行,议定5月29日起罢课,6月2日进行“反内战日”示威游行。三青团骨干分子见阻扰不成,又将《厦大各党派名单》刊发在厦门《中央日报》上,对进步学生施压。学校当局也紧急召开校务会议,号召学生即日上课,不要游行。
6月1日凌晨,国民党当局于出动大批军警包围厦大,抓走3位同学到市府讯问,另将4位同学拘禁在校“劝导管教”。为避免流血事件,厦大地下党组织决定停止6月2日游行,改为在校内集会抗议。1日深夜,3位被捕的同学由校方保释回校。
6月2日下午,同学们在东膳厅举行“时事及反内战座谈会”,商议6月3日继续“反内战”游行。由于国民党的镇压和校方的多次劝阻,不少同学对于“六三”游行产生了动摇。“会上争论十分激烈,决定晚上九时再开全体大会。
6月2日晚上九时,因到会人数不足不能开会。闽西南地下党支部书记杨申和进步学生林坚冰、叶向耀,以石头撞击校钟、猛摇手铃,催促同学到东膳厅开会。终于聚集到多数,十点半开会。厦门要塞司令闻讯,电令学校即刻停止活动,否则以戒严法处断。校方宣布开除三位同学。在王亚南教授带领下,经济系全体教师召开紧急会议,联名向学校吁请,表示若开除三位同学即全体辞职。校方收回了开除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