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红色记忆|张章凎代号“小潘”,负责为闽西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

时间:2021年07月29日

来源:

浏览:

1941年2月,日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大陆令第480号,对福建省以南的中国沿海进行以封锁为目的作战。先前从福州搬迁至闽清的三山、三民两所中学,要继续迁移,到内地宁化县去办学。20岁的三山中学学生张章凎(又名张章鑫),此时已是秘密入党2年的共产党员。他根据上级指示,化名代号“小潘”,利用这次学校搬迁的机会,前往闽西建立交通据点,沟通闽西党组织与福建省委,闽江特委的交通联系。




张章凎在福州读初中军训时的照片


宁化,解放前属汀州府管理,属于龙岩地区。为了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张章凎动员姐姐张开雪、姐夫潘大榕,从家乡闽侯县南通,“逃难”到长汀,利用姐夫的木工手艺,在内迁到长汀的厦门大学操场旁,搭建起一座木工工棚,作为地下党的家庭联络点。




张章凎姐姐张开雪“五老”人员证书

上级交给张章凎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与厦门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林汝楠(代号“老许”)单线联系。这个党支部是闽江特委(一说省委)于1940年春建立的,有党员5人。“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特务组织疯狂活动,交通线路被封锁,厦门大学地下党支部与闽江特委的交通联络,急需要衔接。

张章凎每个周末,都坐汽车从宁化到长汀,以看望姐姐、姐夫为名,将闽江特委的指示口头传达给“老许”,再将“老许”等人设法调查到情报资料,密写在随身携带的课本书籍上,回来后交给闽江特委来联络的同志。这些情报,最后都通过设在邵武的省委联络站,汇集给隐蔽在深山密林中的中共福建省委,为决策提供依据。




张章凎使用过的字典


1943年7月,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厦门大学党支部遭到特务破坏。这天,“老许”突然急匆匆赶到潘大榕的工棚,告诉他自己马上要离开,要求潘大榕设法将一封密信,转交给“小潘”。

因离张章凎约定来长汀的时间还有几天,自己又没有通过关防查验的介绍信,潘大榕正为此事发愁时,想起张章凎曾交代过,紧急情况时去找在长汀邮局当差的“水官伯”(代号)。他连夜敲开“水官伯”的家门。第二天,“水官伯”将信藏在邮包里,躲过邮稽检查,亲自将信送给了在宁化上学的张章凎。

随后,闽江特委及时切断与这条线的联系。在组织安排下,张章凎转移到永安,又去执行新的任务。

张章凎(1921-1948),原中共闽浙赣省委政治交通员。

本片文章图片资料,由张章凎烈士外甥潘卫兴提供。


图、文| 潘卫兴、杨光伟

编辑| 许辉

厦门大学档案馆党支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