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05 2022

    惊蛰·“雷公”乍动万物生——清代彩绘陶塑浮雕雷公饰件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唐)白居易《闻雷》惊蛰惊蛰,又名“启蛰”,因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故而得名。时至惊蛰,春雷萌动、雨水增多,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到来,万物生机盎然,古有“春雷惊百虫,万物始生长”一说。厦大人类博物馆藏品中的这件清代彩绘陶塑浮雕雷公饰件特别契合惊蛰节气。雷...

  • 02-15 2022

    闹元宵·5元钱淘来的国家级文物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便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古往今来的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燃灯祈福、赏灯游园。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所藏这一对粉彩镂空开光花卉纹瓷宫灯,正是以皇宫所用的六角宫灯为原型,各面画屏图案以花卉为主,配色...

  • 02-04 2022

    立春·三羊开泰万事吉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由此阳气初生,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周易》称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复苏,有吉亨之象,因此有“三阳开泰”一说。1955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林惠祥从一名商贩手中,以一块五的价格买下了这幅《三羊图轴》,珍藏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此幅作品为绢本,纵68厘米,横32厘米,出自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林嘉之手。其线条遒劲利落,用笔流畅,设色清雅,构图饱满,三只羊憨态可掬,...

  • 02-01 2022

    庆寅年·醉倚花间听牡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百节年为首,正月初一春节,对于咱们中国老百姓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欢快喜庆、热闹非凡。人们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带着希望与喜悦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值此新春佳节,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特别送上馆藏珍品——《工笔牡丹花鸟图轴》,以祝福花开富贵、吉祥如意。这幅笔...

  • 01-31 2022

    迎除夕·林惠祥与文物的时节对话

    大家好,我是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黑底素三彩人物纹瓷瓶。我身高45.5厘米,口径14.5厘米,身材在我们瓶子里也算是高挑苗条的了。在博物馆里,我的地位可不一般呢,因为我的兄弟姐妹们大多是白色的,也有少部分红的、蓝的、黄的,像我这样通身漆黑的可不多见。我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匠人伯伯用黄、绿、紫三色在我身上绘制了蟠桃盛会八仙祝寿的图案,你看我的配色是多么典雅,我的寓意是多么吉祥。于是,在1953年,我遇到了他...

  • 12-10 2021

    吉光片羽|素瓷凝青,白地飞花——明清青花瓷器

  • 09-13 2021

    六十仕女图 | 从仕女图看审美观念嬗变

    女史箴图(局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洛神赋图(宋摹本)(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簪花仕女图,图源网络蕉荫击球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纺车图,图源网络秋风执扇图,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漫长的暑假已经过去,关于六十仕女图的故事也就说到这里,感谢您在这两个月里对我们专题的阅读与关注!点击文章上方或下方的话题标签,可以查看全部《六十仕女图》专题文章策划 | 孙雯 仕女图小组内容 | 连馨韵 排版 | 谈海彤 编辑 | 谈...

  • 09-13 2021

    六十仕女图 | 人生若只如初见:飞燕

  • 09-13 2021

    六十仕女图 | 人生若只如初见:西成公主

  • 09-11 2021

    六十仕女图 | 人生若只如初见: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