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7 2025

    烽火南强丨汀江载学:从一隅文庙到半城学府

    长汀八年,厦门大学既服务于战时,又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着眼于“为战后建国培养人才”。战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经费紧张。萨本栋校长苦心经营、舍身治校,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成就卓著,淬炼成为“南方之强”,挺起中国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

  • 08-22 2025

    烽火南强丨弦歌不辍:要有一所中国的大学屹立在敌人面前(二)

    1937年对于厦门大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厦门大学改归国立,萨本栋临危受命出任校长。为了保留教育火种,“以免东南青年向隅”,厦大内迁闽西长汀,坚守中国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开启了长达八年的烽火岁月。

  • 08-21 2025

    烽火南强丨弦歌不辍:要有一所中国的大学屹立在敌人面前(一)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时期,为了保留教育火种,众多高校从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向西南、西北内陆迁移,这是中国高校的一次伟大迁徙,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抗战烽火中,厦门大学没有随流远徙,而是坚守祖国东南,内迁闽西山城长汀办学长达八年,一度成为最逼近战区的国立大学,挺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在极度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厦大师生自强不息、众志成城,书写下“南方之强”...

  • 03-07 2025

    档案里的厦大记忆 | 百年芳华,致敬她力量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透过厦大档案老照片回溯百年厦园中那些熠熠生辉的“她”身影——她们是老师、是学生是战士、是追梦人更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鲜活传承谨以此辑致敬每一位在时光长河中绽放光芒的厦大女生1929年,厦大女生合影1929年,厦大女生排球队合影1930年代,厦大女生留影1938年,厦大女生同学会欢送毕业生1940年,厦大女生同学会欢送毕业生厦大长汀时期,女生为丰富课外活动,利用生活用具表演...

  • 01-25 2025

    肖漳龄深情追忆谢希德先生回厦大授课情景

    谢希德先生2021年,厦门大学肖漳龄教授撰写了一篇回忆谢希德先生的文章《令人难忘的谢希德老师》。鲐背之年的肖教授以其亲身经历,深情讲述了五十多年前聆听谢希德先生授课的宝贵时光,以及与谢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受她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 01-07 2025

    校友讲厦大故事 | 林文庆与孙中山的革命友谊

    林文庆与孙中山,二人年龄相近(孙中山年长三岁),且早期学医并诊所执业,期待治病救人为国人服务,然而社会现实却使他们认识到现代医学或可治疗身体的病痛,却无法改变国人精神萎靡国家积弱的现状,遂转向社会改良与国家革命。林文庆早期主张通过君主立宪改革国家现状,期国家保障侨民旅居国外之国际公法权益,与康有为、清政府均有来往,失望后逐步转向革命,与孙中山成为一生挚友,其与岳父黄乃裳均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时,...

  • 12-23 2024

    校友讲厦大故事 | 陈嘉庚与抗战战地救护

    1940年8月14日傍晚,陈嘉庚所率领的南洋侨界回国慰劳及考察团从云南抵达贵州。在贵州考察期间,陈嘉庚惊喜地发现,许多故人在贵州各领域任职,例如,贵州省教育厅厅长欧元怀,福建莆田人,1922年任厦门大学教育主任兼总务长,后因厦门大学发生学潮,带领部分厦门大学师生出走上海,另行成立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此外,最令陈嘉庚开怀的是老友、厦门大学原校长林文庆的长子林可胜。陈嘉庚在1943年自述体的《南侨回忆录》...

  • 12-17 2024

    厦大红色档案故事|怀抱一颗爱国心 投身地下党工作

    厦门大学档案馆获赠三件档案资料,揭开“赤脚学生”蒋根华的革命往事——      20世纪40年代末的厦门大学,长年有一位学生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微驼的背,蓬松的头发,挂着校徽,挟着一大堆书,光着脚走进图书馆。这是邹永贤(中共厦门大学地下党党员,1948年入党)对大学同学蒋根华的记忆。      前段时间,厦门大学档案馆副馆长连念在龙岩拿到了蒋迈平捐赠给厦门大学档案馆的几件档案资料:一件是离休干部、1949年中共厦门...

  • 12-06 2024

    校友讲厦大故事 | 陈嘉庚在延安见到的“司法院长”是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至1945年间,陈嘉庚为躲避日寇缉捕在印尼爪哇岛避难。在此期间,陈嘉庚写就《南侨回忆录》,通过撰写回忆录的方式,复盘人生之旅,尤其浓墨记录了1940年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抗战军民,其间到达延安,在前后9天的时间里,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治理等情况。书中第200节提到:“延安司法院长某君,为厦门大学生,来访,南洋男女学生多人亦在席。闲谈间余...

  • 11-27 2024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穿越时空的光辉:“陈嘉庚星”与厦门大学的渊源

    时光回溯到六十年前。1964年11月9日夜晚,南京城紫金山上微风轻拂,星空清澈宁静。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通过双筒折光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出现的小行星。随即,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它临时编号为1964VMI。在这之后,这颗小行星先后在四个不同的年代里得到了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和美国哈佛天文台等多次的观测证实。1983年1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它正式编为第2963号小行星,并确认该星为紫金山天文台发现。按照国际规定,获得国际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