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史前时代,中华文明“满天星斗”竞相夺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黄河等水系带来丰足的资源,中原华夏文明最终脱颖而出。20世纪9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式”的文明格局,意思是:中国史前时代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核心(花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分层次联系(东夷、百越等文化处于第二或第三层,是花瓣)的重瓣花朵式格局。从“满天星斗”到“重瓣花朵”...
裹挟着先人的珍贵记忆,从蒙昧混沌中走来,福建先民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状态,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制作陶器、瓷器,并且伴随着需求多样、技术升级,创造出令人惊羡的中国最早的龙窑、最早的原始瓷器。10000多年前闽西漳平奇和洞,福建先民把取自脚下大地的土壤,经过水的凝聚、手的捏造和火的烧炼,制作成一件件陶器,完成了一次从无到有的伟大尝试。4000多年前闽北浦城猫耳山,被称为“中国龙窑鼻祖”...
《山海经》曰:“闽在海中”。绵长的海岸线与山岭遍布的陆地,让福建看起来仿佛是一部“打开的山海经”。为了获取海洋的“渔盐之利、舟楫之便”,数千甚至上万年前,福建先民便开始走向海洋,不安分的族群个性又促使他们跨越台湾海峡,进而驶向茫茫无际的太平洋。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意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直至夏商时期,同时存在着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散布在四面...
输作者林华水林惠祥先生之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牌匾是否徐悲鸿先生应父亲林惠祥邀请题写的,抑或从徐悲鸿其他字画中间接提取出的,一直以来多有存疑,这是很自然的,因为现在沒有人见过原件。父亲及当年的亲历者,如继任馆长陈国强先生、父亲的副博士研究生蒋炳钊先生以及我母亲等等,都己故去多年。而我所耳闻的又不能作为证据,试图在亲友兄弟姐妹中找些线索也无功而返。父亲是个严...
编者按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20世纪50年代,林惠祥先生总结其文物保护思想,倡导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创设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通过文化遗产“诉于眼的教育”,作育人材,“化成天下”,让人民共享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1955年10月,林惠祥教授带病坚持编著完成《为什么要保护古物》一书,他在后记中说明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一般群众而写,介绍一点古物的常识,以引起对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