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金风玉露喜相逢

时间:2022年10月08日

来源:

浏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唐)韩愈《木芙蓉》





昼暖夜凉,寒生露凝,又是一年寒露将临,此时的北方,部分地区已是千里霜铺、万里雪飘,而在八闽大地,才将将暑热稍褪,气爽风凉。《通纬·孝经援神契》有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寒露前后是一年中螃蟹最为膏满黄肥的时节,此时邀上三五好友把酒持螯,醉卧菊怀,是为人生一大乐事。

这幅由齐白石所绘,徐悲鸿亲笔题词并转赠给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墨蟹图轴,是人类博物馆最珍贵的藏品之一。此画纵103.5厘米,横33.8厘米,右上题:“九十三岁白石老人写意 人类博物馆保存 悲鸿”,钤“江南布衣”“白石”“借山翁”朱文印三方,“寄萍堂”白文印一方。画中绘墨蟹6只,布局聚散有致,墨色深浅有别,层次丰富分明,笔墨酣畅有力。画家仅用寥寥数笔,就将蟹的活泼机敏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的双钳挥舞似在觅食打斗,有的蟹脚屈伸像是奔走疾行,有的蜷卧一角疑为休憩安眠。

齐白石与徐悲鸿皆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丰碑式人物,二人互引知己,相交近三十载。而徐悲鸿又与人类博物馆创办人林惠祥先生相交莫逆,在得知博物馆建馆后,即向白石老人求画,这幅画正是齐白石在八十九岁高龄时所绘,并赠与徐悲鸿的。画中落款作者虽自署年龄为“九十三岁”,但齐白石晚年作画有自署年龄比实际周岁大的习惯,所以作画之时应为八十九岁。1953年4月,徐悲鸿在此画上题词,并转赠给人类博物馆。这幅画上齐聚了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两位大师的墨宝,且特别为人类博物馆而作,殊为珍贵难得。

文稿 | 孙雯

海报设计 | 曾子涵

排版 | 谈海彤

编审 | 靳小龙、林秀莲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