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秋始,至霜降终,秋分,因值三秋之正中,有着“平分秋色”之意而得名。秋分之日,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相等,此后白日渐短,寒夜渐长。《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有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所藏这幅兰花图轴,纵115.4厘米,横35.7厘米,绢本设色,没骨写意,乃画家姚景瀛于宣统元年(1909年)暮春之初所作。画面上方题有七言诗文两章“花花葉葉求深意,莫笑人情纸样轻。愿结同心如敬仲,兰闺佳话卜和鸣。情根新长合欢枝,兰子扬芬入梦时。行箧尚留黄绢在,明年好和弄璋诗。”钤有“姚景瀛”(白文)、“喜气画兰”(朱文)印章两方。此画为贺赠其友新婚而作,画中绘秋兰数丛,兰茎交织箭挺,兰叶纤巧修长,兰花吐蕊俏丽。画家寥寥数笔便将其清秀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设色明雅,用笔隽秀,观之似有一阵幽香扑鼻而来,叶叶舒展,花花娇嫩,清丽雅逸,曲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