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天高云淡,气爽风凉,仲秋伊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五行中的金,金为白色,故以白形容秋露,取名“白露”。
时至白露,暑气渐消,天气渐凉,温差渐大,“鸿雁来,玄鸟归”,候鸟们开始南迁避寒。民间在白露这天也有收清露,饮白露茶的习俗。据《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中国数千年饮茶史,几经变革,所用茶具也大相径庭。元明时期兴起了直接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一改唐宋用煎茶法和点茶法饮饼茶的习俗。由于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所用的茶盏由黑釉盏变为了白瓷或青花瓷杯盏。明人认为洁白如玉的茶盏,方能衬托炒青绿茶的汤色,使其显得愈加清新脱俗,雅趣怡然。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收藏的这套明末清初德化窑白釉茶具由一壶两杯组成,壶高18厘米,肚径12厘米,杯高4.3厘米,口径7.9厘米,1964年7月购买于厦门文物商店。德化窑位于福建泉州德化,其所生产的瓷器因胎质致密如凝脂,透光度极好,釉面莹白如玉,欺霜赛雪,有“象牙白”、“中国白”之美誉。目前,这套茶具正在人类博物馆一楼第二展厅展出,欢迎大家前来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