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的最后一天(1908年11月4日),厦门还盛放烟花,这是厦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放烟花活动,美国舰队官兵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略感遗憾的是,放烟花失火烧毁了美国海军官兵部分等待寄出的明信片。
这次接待留下了多个厦门第一:
1、厦门第一条可以通车的马路,在旧武口炮台海滩边建筑临时专用木码头,修建从码头到南普陀寺的道路,可以走马车和人力车,这条路就是现在演武路的雏形。
2、第一次引进马车、人力车。向日本购买新人力车数百辆(也有资料说向上海租用),以便美国海军登陆乘坐之用。当时由于厦门城市内道路崎岖狭窄,没有条件行车,厦门交通靠船和步行。
3、安装电灯,租用“爱仁轮船,自天津来厦,专载电灯机器,共4500盏”。虽是临时措施,但这是厦门历史上第一次安装电灯。晚上的演武场张灯结彩与厦门港军舰上的灯光闪耀相辉映,一派节日气氛。
除了宴会厅还修建了戏台,请来戏班演戏及杂耍表演,“赶建大戏园2处,每处座位可容千人,雇广东戏三班来演。”
为了让美军官兵能在厦门大饱口福,清政府还从北京、上海招募来了700多名厨师,供应中餐和西餐。根据《泰晤士报》报道,当时的菜单有辣酱三文鱼、火腿、烧鹅、牛仔肉、冻仔鸡、生果、各色饼食等。除了这些西式餐点,当时很多的美舰官兵还品尝到了几道厦门特色的美食,其中就有“路笋冻(即土笋冻)”“油葱糕”等。席间,鼓浪屿女学生、当年14岁的周淑安(她长大后成为中国现代声乐事业的先驱、第一位女合唱指挥家),用英语领唱美国国歌,大受额墨利司令赞赏,“就是美国小孩,也很少能唱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