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厦大情怀档案 | 海峡对岸的一封来信

时间:2021年08月21日

来源:

浏览:

这是一封30年前来自海峡对岸的信,信中写道:“四月初本人有缘参与贵校七十周年校庆及贵所新厦破土,殊以为幸,承蒙热烈欢迎,曷胜铭感。贵我两校今后在学术交流方面,希望早日展开,相互切磋,共谋进步,诚后生学子之幸也。”收信人时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陈孔立,寄信人台湾淡江大学校长赵荣耀。寥寥百来字,承载着厦门大学乃至大陆对台交流的重要印迹。

台湾高校代表团首次访问大陆高校

信写于1991年7月20日,记录了淡江大学校长赵荣耀一行于当年4月参加厦门大学70周年校庆以及参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大楼奠基仪式的历程,这是台湾地区高校代表团首次访问大陆高校。期间,淡江大学提出,为促进两校学术交流,希望与厦门大学结为姐妹学校。厦门大学当即请示国家教委,经批准后,双方签订了《厦门大学与淡江大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意向书》。1995年4月,经过四年的等待,在厦门大学校领导赴台参加“两岸大学校长学术座谈会”期间,两校正式签署了《厦门大学与淡江大学学术交流协议书》。这是海峡两岸高校间第一个正式学术交流协议,开创了两岸校际交流合作的先河。然而,回顾过往,这一对台交流的重大成果来之不易。

1995年时任厦大校长林祖庚与淡江大学林云山校长签署正式协议。


两岸学术交流大门缓缓开启

20世纪50年代起,海峡两岸处于敌对状态,各方面交流全面中断。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揭开两岸关系的新篇章,两岸学术交流的大门随之缓缓开启,地处海峡西岸的厦门大学率先开始与台湾学术界的接触与交流。

1988年,台湾报纸以“陈孔立文到人不到,台海学术首开交流”为题,报道了陈孔立赴台参会,却因限制未能入台,论文由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晓波代为宣读的情形。陈孔立因此被称为“大陆敲门去台湾的第一学者”。同年8月,王晓波率近30位台湾学者以“个人探亲”的名义到访厦门大学。两岸间的学术交流在曲折中发展着。

对台交流的前沿重镇

1992年陈孔立一行在台湾中山大学门前合影

1992年之后,厦门大学学者开始陆续赴台开展学术交流,备受瞩目。1992年6月,厦门大学五位学者赴台参加学术研讨会,台湾媒体报道称“大陆首批大规模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家来访”。同年11月,厦门大学四位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赴台进行学术访问,这是大陆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首度组团赴台,反响强烈。

2017年,由厦大台湾研究中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交流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两岸交流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厦门大学对台交流广度、深度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2020年1月15日,厦门大学与台湾海洋大学续签校级框架合作协议,12月,两校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海洋科教合作平台第一次联席会议,两校校长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会,双方就推动两校海洋科教合作具体事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达成多项共识。目前,厦门大学已经和台湾33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截至2019年,平均每年有近千名师生赴台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互派、科研合作、学术会议等实质性合作,形成了“山海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两岸学子论坛”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成为两岸交流的前沿重镇和重要平台。

2020年1月15日,厦大与台湾海洋大学签署海洋科教合作备忘录。


作者:张璐阳、林秀莲

编辑:莫   西

厦门大学档案馆出品




收录于合集 #百年厦大情怀档案
54
上一篇华侨赤子心 兴学强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