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原地区发达的青铜文明不同,在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交替之际,福建的先民充分利用自己的瓷土资源优势,不断总结制陶经验,改进窑炉技术,最终烧制出原始瓷。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福建自夏代中期闽南苦寨坑窑址可以生产出原始瓷器开始,闽北武夷山竹林坑也在商周时期生产出了原始瓷器。
“福建瓷器起源的年代还可能比夏代中期更早,还可以往前推。”羊泽林分析道,“从现有出土标本来看,已出现成熟的窑具垫饼,并采用叠烧、套烧等先进烧造工艺。因此,无论从窑炉建造技术还是制瓷、烧造工艺来看,还有可能发现更早的原始瓷器窑址。”
福建,在先秦时期已成为中国最早生产原始瓷器的重要地区。
原始瓷器一诞生,就凭借青绿如玉的釉色、坚硬细腻的胎质,赢得当时中原地区上层人士的青睐,成为统治阶层炫耀的奢侈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在《最早的中国》一书中讲述了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书中展现了二里头作为夏代都城的恢宏风貌: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是当时最大的中心性城市,拥有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体现了国家文明和天下观念,堪称“最早的中国”。
正是在被誉为“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夏都遗址,考古工作者惊奇地发现了许多精美的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多发现于宫殿和高等级贵族墓葬中,且在陶瓷器物的总数中所占比例极低,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在陕西西安一带出土的许多西周时期大墓中的原始瓷器,和福建武夷山竹林坑窑址西周时期生产的原始瓷器也十分相像。
大部分学者认为,北方地区的原始瓷器是从南方传播过去的。因为,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原始瓷器化学成分具有南方瓷石高硅低铝的特征;并且,原始瓷器的发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发现相对较少,而且没有发现烧造原始瓷器的窑址。
这是一次青铜器与原始瓷器的相遇,更是一次青铜时代北方文明与南方文明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