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厦门大学书画珍品从何而来?(二)

时间:2023年11月09日

来源:

浏览:

编者按


厦门大学书画收藏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个多甲子以来,书画藏品不断丰富拓展。特别是近两年,欣逢百年校庆,厦门大学书画档案收集掀起新高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画档案工作,亲自督办归档;相关单位书画归档工作井然有序、规范移交;更有书画名家、知名学者和业界校友热忱捐赠有重要收藏价值的作品。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画家、美术史论家洪惠镇在《厦门大学馆藏书画珍品》前言中,曾对早期的馆藏书画进行过系统梳理、溯流追源。让我们跟随洪老师的笔触,来一场寻宝品鉴之旅吧。

来源

NO.3

书法家馈赠校庆墨宝

自校庆60周年开始,每逢十年大庆,都有书画家馈赠墨宝,成为第三个藏品来源。其中仍不乏全国名家,例如潘素,民国时期就已著名的女画家,大收藏家张伯驹夫人,擅山水画(《春树霭云》)。宗其香,徐悲鸿弟子,但不囿于师门而自立家风(《清气满乾坤》)。陈从周,著名园林专家,也能书画,颇有传统文人画之书卷气(《作育英才》)。沈柔坚,原擅西画,晚岁改作中西结合的墨笔画,很勇于艺术探索(《水仙图》)。周韶华,全国学术界长期关注,创新最为大胆的国画名家(从其所赠的《水仙图》即可见一斑)。

潘素《春树霭云》

宗其香《清气满乾坤》

陈从周《作育英才》

沈柔坚《水仙图》

周韶华《水仙图》

校庆书法藏品,同样含有国家领导人如都担任过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与卢嘉锡的墨宝。也有出自名人如数学家苏步青与作家马识途的手笔。馈赠题词的著名书法家,则有苏州费新我、黑龙江游寿、新加坡潘受、浙江刘江、北京李铎等等。也有各地著名画家题赠,如台湾余承尧(山水画大家)、江西陶博吾、重庆晏济元(将届110岁还在作画,已创世界美术史之最)、天津王学仲等等。

廖承志《行书轴》

卢嘉锡《楷书轴》

苏步青《行书轴》

马识途《隶书轴》

费新我《行书轴》

游寿《行书轴》

潘受《行书轴》

刘江《篆书轴》

李铎《行书轴》

余承尧《草书轴》

陶博吾《行书八言联》

晏济元《行书轴》

王学仲《隶书对联》

来源

NO.4

历年过访的政学界名人

第四个藏品来源,是历年过访的政学界名人题词与书画名家的留赠墨宝。政学界名人中不乏书法名家,例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齐燕铭以篆书胜,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以草书胜。著名作家周谷城和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俱工行书。值得一提的还有厦门大学老领导曾鸣也善草书,并且好作大幅,殊为难得。

齐燕铭《篆书轴》

张爱萍《草书轴》

周谷城《行书轴》

饶宗颐《行书轴》

曾鸣《草书中堂》

书画名家来访,都喜即兴挥毫。例如1982年刘海粟来访,乘兴泼墨点画,题写鹰石,笔墨老辣,尽显书画个性。同年稍后,王个簃、朱屺瞻、陈秋草、唐云、沈迈士、应野平、张雪父、吴青霞、万籁鸣、钱君匋、黄幻吾等13位上海书画和美术名家连袂而至,各展所长,合作巨障《东风浩荡图》,更是丹青盛事,校史佳话。他如四川漆艺大师沈福文和安徽版画名家赖少其都兼善书画,亦有佳作馈赠。

刘海粟《敛翼图》

十三名家合作《东风浩荡图》

赖少其《隶书横幅》

赖少其《送香图》

来源五

NO.5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最后一个来源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藏品。厦门大学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教育学院,曾设艺术科,不久并入人文学院,艺术被撤。直至1983年才与福建省教委合作,创办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后改为艺术学院),这在全国综合性大学里还是首创,于今已经遍地开花。建院之初,多有名家题词,如将军书法家魏传统、油画大家吴作人、雕塑大家刘开渠等。嗣后每有同行名家来访讲学,辄留墨宝或表演示范。例如岭南画派著名山水画家黎雄才1990年即席在美术系表演他最擅长的墨松图;曾出家为僧(法号慧禅)的北京著名人物画家史国良2002年为师生示范墨笔人物画写生。还有著名花鸟画家郭怡综、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等人,或书或画,都成为艺术学院珍贵的藏品和教学资源。

魏传统《行书镜心》

吴作人《行书镜心》

刘开渠《行书镜心》

黎雄才《墨松图》

史国良《人物写生图轴》

郭怡综《彩荷图》

杜滋龄《塔吉克风情》

在所有藏品中,还有很多福建、厦门以及本校的书画家之作,他们中不乏各地泰斗而饮誉海内外。例如泉州李硕卿,在1950年代以描绘鹰厦铁路建设的山水画《移山填谷》声名鹊起,成为当年革命现实主义经典画家。厦门罗丹、福州沈觐寿,都是当地书坛的“教父”。原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曾是抗战时期著名革命版画家的朱鸣冈,晚年移居厦门转事诗书画创作,风格庄正严谨,一如其人。厦大艺术教育学院的首任院长魏传义,原以油画著称并创立四川画派,来掌艺院后致力现代文人画,作风潇洒清新,享誉画坛。其他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评述。

李硕卿《寒之友》

罗丹《行书轴》

沈觐寿《楷书轴》

朱鸣冈《龙山图》

魏传义《瓜瓞绵绵》

出于对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敬仰和对厦门大学的尊重,书画馈赠者都不会虚与委蛇率尔操觚,故而藏品都很有质量,是厦门大学的一笔宝贵财产。它们的价值,若以今天的书画市场拍卖行情评估,无疑将是天文数字。然而这不重要,它们的真正价值,是像所有收藏在普天之下公私之手的中国历代书画一样,昭显着文化传统的无限宝贵。中华文化光耀千秋,与西方文化异轨而并行,如日月经天,缺一不可。

今天中国正以举世瞩目的惊人速度重新崛起,硬实力已成就大国地位,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而大国的软实力,是指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中国得以绵延五千年,全赖优秀文化传统,它曾经影响过周边世界,但在近古被西方崛起的强势文化所逼,折羽已久,如今应该重新高翥了。国家已意识到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性,国学热正在加温,一向作为“国粹”的书画艺术,将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书画与诗文互为表里,是一种文化综合体,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我们以“善”主导“美”和“真”,具有修身养性功能,是对生命有益的艺术(故书画家如上述者多长寿),可以和西方以“真”主导“美”和“善”的艺术互补,从而更加丰富人类未来的文化生活。

文 / 洪惠镇

图 / 厦门大学文博管理中心

编辑 / 莫  西

厦门大学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