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历的12月6日至8日之间,我们都会迎来大雪节气。这是进入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三礼义宗》有云:“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时至大雪,入冬已深,广袤的北国早已是一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景。而在暖湿的江南,雪压寒梅、烟笼修竹,常能于青砖黛瓦间瞥见一抹银白。
人类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清代设色昭君出塞图轴,纵142.7厘米,横38.3厘米,画面宁静肃穆,散发出优雅恬静的气质,与以往很多描绘昭君出塞的悲壮哀愁之景不同。画中一袭素雅衣袍的昭君,茕茕独立于漫天飞雪中、一株寒梅下。她面容恬淡,眉眼温柔,嘴角含笑,怀抱一把琵琶正在拨弄琴弦。透过画面,我们似能聆听到大漠上空传来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似能轻嗅到萧瑟北风中送来的若有似无的冷梅香;似能感受到覆盖了天地万物的冬雪寒。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昭君出塞”结束了大汉与匈奴间的连年征战,为胡汉民族和睦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王昭君也以其绝代风华与多舛的命运长留史册,成为历代文人画家不断吟咏描摹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