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热闹非凡,竟是因为它

时间:2023年11月10日

来源:

浏览:


2022年9月29日,“洞天遗珍——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在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开幕以来,深受各界观众广泛好评。截至目前,累计参观人数达5300余人,参观团体超50个,其中包括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组织、校内外师生、海内外校友等。此次展览是文博育人工作的一次有益实践,能让广大师生身临其境触摸文化遗迹,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筑文博育人高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好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左滑解锁更多相片

01.

文物保护、爱国主义

教育阵地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观展来宾更是热情高涨、慕名而来。其中,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台湾研究院、社会与人类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宣传部、学生处、人事处、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工会、校团委、后勤集团、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翔安校区办、翔安校区保卫办、翔安校区后勤服务办等机关部门,以及厦门市外事办公室、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分行、厦门市思明区团委、厦门市思明区科学技术协会等校外单位。

万寿岩遗址专题展分为“最幸运的文化遗产”“最罕见的史前遗存”“最古老的两岸一家印证”。其中,“最幸运的史前遗存”总能吸引大批观众驻足,在讲解员的解说中,观众对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如何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作出权衡,通过两次重要批示从炸药包下抢救回这一处珍贵遗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作为“最罕见的史前遗存”,万寿岩遗址以生动的事例向观众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此外,“最古老的两岸一家印证”中所展示的“东山陆桥”以及锐棱砸击石片制作工艺也深受观众喜爱,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为海峡两岸远古文化的同根同源提供了重要佐证,观众们藉此见证了海峡两岸人民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渊源情怀。



左滑解锁更多相片

学科实践、化传承

   “第二课堂”

02.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作为学科的实践教育场所,“洞天遗珍——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览”成为了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这次跨越山海的交流展为教师发展中心《诗与远方》、社会与人类学院《台湾高山族文化》、公共事务学院《纪实写作》等课程提供了实地教学、授课实践的资源及平台。除了为校内本、硕、博各年级学生带来生动的教育教学资源外,“洞天遗珍——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览”也成为了“城市小当家”等校外研学项目的实践活动基地,让厦门市中小学生不出远门就可以一睹20万年前的宝贵文物,感受古人类的智慧。

在参观过程中,展览内容时常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尤其是中小学生观众常常会提出一些极富想象力的问题,比如“如何分辨石器和路边捡来的普通石头”“在地面上铺上石头会不会硌脚”等等。博物馆的讲解员们以专业的角度详细、有趣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并为观众科普了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船帆洞石铺地面与排水沟槽的功能与形成,以及鬣狗、大熊猫等哺乳动物化石的特征。在特色详实的互动体验与丰富文物内涵的熏陶下,观众们深切地认识、感悟到了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左滑解锁更多相片

03.

凝聚青年、激发创新活力

重要场所

除了参观讲解之外,9月29日至10月1日,为配合万寿岩专题展开展,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还联合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盒你一起 拆出惊喜”盲盒抽奖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热情参与。在三天的盲盒活动中,送出的万寿岩系列书签、徽章、便利贴、晴雨伞、环保袋等奖品,深得观众们的喜爱。同时,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学生馆员自发性的对万寿岩书签进行二次创作,又一次激活了万寿岩文创品的活力。这是万寿岩走进高校、与青年群体互动的一次成功尝试与实践,是利用博物馆资源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互动体验,对充分挖掘文物内涵、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左滑解锁更多相片

此次“洞天遗珍——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是厦门大学首次邀请社会博物馆走进校园举办专题展览,也是三明万寿岩遗址文物出土以来首次走出遗址中心、走进大学办展。直至2023年4月30日,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仍将继续对外开放,期待有更多的人可以前来一同聆听远古与现代人类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品鉴这一别样的文化盛宴。

向上滑动阅览

附录:部分万寿岩专题展相关报道

一、校外相关报道

1.国家文物局:《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

http://www.ncha.gov.cn/art/2022/10/11/art_723_177639.html

2.中国文物报:《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

https://mp.weixin.qq.com/s/DJCxNBkFt7an-63caoPtgw

3.中国新闻网:《“南方周口店”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首次走出去》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864178.shtml

4.学习强国:《文化建设 | 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656875816207529916&item_id=2656875816207529916&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5.福建日报:《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大》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18857.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6.海西晨报:《“洞天遗珍”走进厦门大学》

https://epaper.xmnn.cn/hxcb/epaper/html/2022-09/30/content_807071.htm?div=-1

7.厦门日报:《“南方的周口店”外出首展走进厦大——20万年前的福建人这样过日子》

https://epaper.xmnn.cn/xmrb/20220930/18.pdf

8.三明日报:《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

http://smrb.smnet.com.cn/pad/layout/content/202209/30/content_128173.html

9.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关注!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

https://mp.weixin.qq.com/s/kZMOaYCn1Zr1AQTrO6hayQ

10.三明电视台:《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走进厦门大学》

https://mp.weixin.qq.com/s/YFFI4UfJQ3JirMJwMwWfjA

11.青春思明:《城市小当家寻“宝”记 | 合奏青春研学之曲,携手邂逅人类文明》

https://mp.weixin.qq.com/s/PthtSPE5tsVaUXSyszPhuA


二、校内相关报道

1.厦门大学:《“同学,阿福喊你在厦大看展啦!”》

https://mp.weixin.qq.com/s/ckrcLPrYtdo415-sCncrdA

2.厦门大学机关党委:《洞天遗珍展现考古遗址文化力量——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走进厦门大学》

https://jgdw.xmu.edu.cn/info/1014/6607.htm

3.青春厦大:《团团来剧透!厦大人类博物馆上新20万年前文物,还有……》

https://mp.weixin.qq.com/s/eq71gdzBK7uX3LcVpG_vaQ

4.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校台港澳学生融合发展研习营举办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研习活动》

https://twri.xmu.edu.cn/2022/1216/c14559a466808/page.htm

5.厦大人文:《了解文物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固定党日+”活动》

https://mp.weixin.qq.com/s/QZk1yaaGweOnv4DI7Icdlg

6.厦门大学学生处:《凌新园区、石井园区“一站式”兼辅团队组织学生探访“洞天遗珍”》

https://xsc.xmu.edu.cn/info/1021/25861.htm


文稿|黄思溶 戴海波

编辑|陈世展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