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王亚南纪念馆开馆

时间:2023年11月10日

来源:

浏览:


12月31日上午,厦门大学举行王亚南纪念馆开馆仪式。

王亚南亲属代表,中国社科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厦门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洛林,王亚南先生外孙蒋驰,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厦门大学原党委书记朱之文,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林端宇,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林生,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董事柯希杰、副总裁王伟文,我校党委书记张荣,校长张宗益,校领导邓朝晖、邱伟杰、江云宝、周大旺、徐进功,原校领导李建发、杨斌、赖虹凯、吴世农,厦门市社科联领导,学校各机关部处、直属单位、教学科研单位负责同志,王亚南先生的学生代表,《王亚南全集》编辑部编辑和师生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参加开馆仪式。

王亚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为厦门大学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亚南纪念馆位于厦门大学大南路8号。王亚南在担任厦大校长时,曾在这里度过了16年的时光。2020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在中宣部、教育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厦门市委等关心和指导下,学校着手建设王亚南纪念馆,如今已修葺一新,绽放新颜。

在王亚南纪念馆一楼门厅,王洛林、张彦、朱之文、张荣、张宗益、柯希平共同为王亚南纪念馆揭牌。

当天,学校还在王亚南纪念馆三楼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座谈会由张宗益主持。

张荣在致辞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王亚南先生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的崇高品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的光荣传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传承和弘扬王亚南先生情系教育、科学治校的优良作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传承和弘扬王亚南先生热爱祖国、严谨治学的胸襟气度,主动聚焦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助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传承和弘扬王亚南先生甘为人梯、关爱后学的育人情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洛林表示,百年来,众多仁人志士为厦门大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父亲王亚南也是其中之一。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深信未来厦大将继续踔厉奋进,矢志一流。

王亚南学生代表李绪蔼回顾了师从王亚南的经历,分享了在王亚南先生影响下自己的治学之路。

柯希平作为我校2014级EMBA优秀校友,多次资助母校教育事业。他对能捐资参与王亚南纪念馆的建设倍感荣幸,愿以王亚南先生为榜样,创新发展,勇毅前行。

与会代表从王亚南先生的坚定信仰、理论贡献、治学育人和王亚南纪念馆的筹建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深切缅怀、永远铭记王亚南先生追求真理的壮丽一生和辉煌成就。

张彦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纪念馆开馆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王亚南先生毕生信仰坚定,矢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等多个领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贡献,从教育人数十载,为厦门大学的发展壮大,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他希望厦大要学习王亚南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充盈高校育人空间;要学习王亚南先生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又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不断求索、勇攀高峰的治学精神,紧密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服务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厦大贡献;要继承王亚南先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品格风范,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努力写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笔”。

据悉,王亚南纪念馆将成为学习王亚南的思想和精神、传播厦门大学优良传统和文化的重要基地,以及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实阵地,对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坚持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为传播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厦大贡献。

开馆后,王亚南纪念馆将正式移交厦门大学文博中心管理,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来源|厦门大学新闻网

文稿|欧阳桂莲

图片|叶恒

编辑|陈世展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