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校的“青春记忆”(一)

时间:2020年12月23日

来源:

浏览: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为全面、生动地记录我校百年足迹,丰富学校校史文化记忆,学校于2018年11月启动了百年校庆史料实物征集工作,得到了校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近期,为做好百年校庆的有关项目工作,档案馆着力重点收集20世纪70、80年代反映校园学习、生活等史料实物,得到各级校友特别是77、78级校友们的踊跃响应。

吴立平校友率先捐赠了1977年福建省语文、数学、史地、政治4科高考试卷(电子扫描件)、厦门大学第廿六次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团纸质胸牌、上世纪80年代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

▲吴立平校友捐赠的1977年福建省高考试卷(电子版)

▲吴立平校友捐赠的80年代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

▲吴立平校友捐赠的厦门大学第廿六次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团纸质胸牌

随后,校友总会副理事长詹心丽老师奉献出保存多年的在学期间的《中国文学史》教材、考试试卷等,供母校档案馆收藏,郑启五老师拿出了多年的珍藏:《采贝》、《鼓浪》、《厦门文艺》、《学术论文集》等十二本期刊,把实物电子版提供给母校档案馆保存、复制。

▲詹心丽老师捐赠的《中国文学史》教材

▲郑启五老师捐赠的《采贝》和《鼓浪》等12本期刊(电子版)

▲郑启五老师捐赠的课堂笔记本(电子版)

詹心丽老师和刘正明校友不仅带头捐赠史料实物,还根据百年校庆项目建设需求,联络、推荐有相关史料的校友。爱心满满的学长学姐们还在校友班级群中广为宣传,他们整理发布了当年留心记录下来的、汇聚了同学们高考、厦大求学时有关物件史料照片的文章。共同的怀旧记忆使校友们捐赠史料的热情更加高涨,1977级许闽峰、柴海涛、王鸣、陈志铭、王寿云,1978级潘亮,1981谢子泓,1982刘国和,以及张红斌等校友纷纷献出了自己多年的珍藏,陆续向我校档案馆捐赠了一批在学期间的史料与实物,将青春的记忆献给母校,献礼百年校庆。


     潘亮校友捐赠了厦门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纪念徽章四枚:建校六十周年学生纪念徽章一枚、红底“厦门大学”配件一枚,陈嘉庚建校纪念徽章一枚、鲁迅在厦大徽章一枚。

▲潘亮校友捐赠的厦门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纪念徽章

王鸣校友捐赠了1978年厦门大学学生入学通知书,陈志铭校友也捐出了入学通知书电子版。

▲王鸣校友捐赠的1978年厦门大学学生入学通知书

▲陈志铭校友捐赠的1978年厦门大学学生入学通知书(电子版)

刘国和校友捐赠了厦门大学第二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徽章一枚及上世纪八十年代读书会会员卡一张。

▲刘国和校友捐赠的厦门大学第二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徽章和上世纪八十年代读书会会员卡

    张红斌校友捐赠了《现代小说史》、《散文选》、《词选》、《资料介绍》油印本教材4册。

▲张红斌校友捐赠的《现代小说史》、《散文选》、《词选》、《资料介绍》油印本教材

    谢子泓校友捐赠了在学期间作业及毕业论文各一件。

▲谢子泓校友捐赠的在学期间作业及毕业论文

    刘正明校友收藏蔚为可观,他在百忙中抽空整理,及时寄送捐赠,并设法购买了2本《厦大歌声》作为补充,总计捐赠了在学期间的油印本教材、《鼓浪》、《厦大歌声》、学术论文、学习参考资料,以及讲义夹、眼镜、钢笔等史料和实物57件。

▲刘正明校友捐赠的学习资料

▲刘正明校友捐赠的在学期间的教材(部分)

▲刘正明校友捐赠的在学期间的歌本和讲义(部分)

▲刘正明校友捐赠的在学期间的学习用品

这不只是一件件跨越千山万水而来的老物件,还是无数校友寄托其上的沉甸甸的青春记忆。昔日同门友,今日重携手,旧人旧物,新景新象,不变的是拳拳求学之心,是切切怀恩之情,在青春与旧时光的回溯中,上演着厦大百年间光阴的故事。


(更多精彩展示,待续)



图文|许  辉  林秀莲  杨梦雅

编辑|莫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