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厦大人的脚步就踏上了宁夏的土地。雷经天,厦门大学早期学生运动先锋。1937年“七七”事变后,雷经天担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法庭庭长、院长。他维护法律的神圣尊严,坚持依法办事,使边区军民乃至全党受到极其深刻的法制教育,并震动全国,为边区的民主司法建设,作出了贡献。
目前,在厦大的宁夏籍师生240余人。自2017年起,厦大每年专门向宁夏增加10个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名额。近三年来,毕业后奔赴宁夏就业的优秀厦大毕业生有60余人。
田惠桥,宁夏平罗人,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多年从事植物学研究,在研究种子繁殖方面卓有成效,曾被评为厦门市2014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虽人在厦大,但他始终牵挂家乡的发展,近年来他在银川市实验种植新型胡萝卜,并成功摸索出麦收后种植水果胡萝卜的新技术,使得胡萝卜的产值高出小麦数倍。他还无偿为隆德县农民提供新型胡萝卜种子,指导农民种植,帮助宁夏的农民增加收入。
李汉鹏,这位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的微生物学硕士,毅然放弃了北上广就职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宁夏,成为厦大第一批宁夏定向选调生中的一员。“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在职业选择上,我更愿意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在宁夏南部山区海棠湖村办公、生活的每日,李汉鹏依然秉承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分秒必争地投身工作与学习。为了让不识字的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李汉鹏自学影片剪辑技术,富有创造性地想出用“放电影”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工作。他将网络影视作品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视频,“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现在老百姓遇到村霸等涉黑问题,已经开始学会打电话进行上访举报,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贺兰山下飞白鹭,黄河岸边出芙蓉。”2014年在校主陈嘉庚先生14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厦门大学宁夏校友会成立。多年来,像星辰般散落在金融、国企、政府部门、民营企业等行业300多名厦大校友,都在为宁夏的社会进步、和谐稳定积极贡献着厦大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