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博沙龙 | 主题教育集体学习暨全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培训分享

时间:2023年11月10日

来源:

浏览:


6月5日下午,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体学习暨2023年第5期(总第11期)“档案文博沙龙”学习活动。

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关心厦门大学发展纪事汇编》。档案馆刘珊珊作主题发言。结合厦门大学校史馆的图文和实物展陈,党员们系统学习了《出席厦门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并讲话》《向厦门大学建校90周年致贺信》《向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致贺信》等内容。党员们深受鼓舞,表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档案文博育人事业发展。



随后,将主题教育与部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继续开展“档案文博沙龙”学习活动,推动本次学习走深走实。沙龙学习由文博管理中心陈梦副主任主持。

文博管理中心团队成员于5月参加了全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线上培训班。在本次沙龙上,王华芹、黄思溶、孙雯3人选取不同的培训专题,开展交流分享。王华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以良渚遗址为例,浅谈如何开展考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黄思溶选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审美公赏与创意管理》专题,探讨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概念定义、开发模式、运营模式、现实困境等问题和相关思考。孙雯依托《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的探索与实践》专题的内容,分享广东省博物馆在“展览数字化应用”“文物交流展示”“品牌活动”“宣传推广”“文创开发”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进行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以“数智赋能 文博育人”为主题,运用多种新兴数字技术,对馆藏珍品《雄鸡图》的活化利用开展了有益的探索。通过这次培训和交流,进一步学习国内外文博机构对文化遗产活化的先进经验。未来,将积极探索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并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以此丰富师生的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文稿 | 魏昊 杨娉婷

图片 | 陈世展 魏昊

编辑 | 杨娉婷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