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管理中心召开学生讲解员专题交流会

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来源:

浏览:

一场讲解就是一堂大课

一次回顾就是一次洗礼

一次沟通就是一次激励



为进一步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打造“学习型”团队,文博管理中心于12月17日中午召开学生讲解员专题交流会。文博管理中心主任王瑛慧、副主任陈梦、工作团队教职工以及各展馆馆助、讲解员代表参加。




王荣华老师向同学们概括介绍讲解员团队的现状,指出大家在讲解工作和日常培训中呈现出的共性问题,强调了工作纪律、仪容仪表要求、讲解流程规范等,并针对问题一一提出对策。


陈梦副主任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入手,与同学们交流什么是大学生讲解员的自我定位、分析现有问题的成因和改进方向、探讨如何成为优秀的讲解员,并鼓励同学们锚定目标、集中注意力、及时反馈和修正、突破舒适区,从榜样的事迹中寻求智慧、汲取力量,在讲解员岗位中收获于成长有益的宝贵经验。


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选择成为讲解员的初心和在讲解岗位上的难忘记忆,也提出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人类博物馆的段舒旋同学提到,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她尝试在讲解人类发展史、文物故事的同时,融入自身专业相关内容,得到观众的“点赞认可”。这让她意识到,多学科背景的讲解工作,是大学博物馆的特色,是大学生讲解员的亮点,也是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的邓铭同学分享,曾有一位观众在云南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中,已被南侨机工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当这位观众在我校展馆再次听到相关内容的讲解时,又一次被深深触动,主动与讲解员深入探讨南侨机工的感人故事。看着观众湿润的眼眶,邓铭感受到展馆育人浸润人心的力量,而讲解员就是连接展馆与观众最好的桥梁。

这些动人的回忆让在场的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讲解员身份的认同感,更加坚定传播优秀文化、讲好厦大故事的决心。


王瑛慧主任指出,展馆群所获得的认可和美誉,不仅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因为讲解员们用丰富的知识、过硬的素质和精湛的讲解在岗位上默默付出。希望同学们能正视不足、不断进步,从“讲、教、研、学”入手,建设“学习型”团队,突破常态化讲解,探索能彰显厦大文博特色的讲解路径,收获一段与众不同且意义深远的人生经历。



文稿、图片、编辑|杨娉婷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